本篇文章969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讯(实习记者温雅符士春) 7月25日,沈从文之子沈龙朱来到海口,出席大型文学展览“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文学活动,27日上午在省图书馆发表“我理解的沈从文”演讲。 在演讲现场,沈龙朱对记者说,父亲是他一生的榜样,父亲诱惑他坚强地面对生活。
“父亲教会了我们乐观主义”
“当时社会环境恶劣,生活很艰苦,但父亲让我们的视线远离这些灾难,看到美好的事物,一直把我们的心情放在阳光下。 父亲建议我和弟弟读一点文学书。 ”。 沈龙朱说:“孩子的意识形成很重要,父亲的诱惑对我们未来的强烈挫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关于父亲,沈龙朱说:“他谦虚,一生随和。 虽然见过极其悲惨的情景,但生活态度永远乐观。 对事件有自己的观点和评价,不受外界的影响。 可以说是一个随和、“顽固”的人”。
向父亲学习“忘我”
沈龙朱回忆说,1938年抗战时期,父亲一个人去云南,在西南联大教书。 之后,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多次辗转来到云南父亲身边。 那时候他还很小,总觉得被父亲带着去城里住几天很麻烦。 父亲白天上课,晚上写作,几乎没有空业余时间。
沈龙朱回忆说,每天晚上,他都会看着父亲伏案写作到深夜。 “父亲经常流鼻血,一累就流。 我和爸爸在学校住了几个晚上,看到爸爸几乎每天晚上都流鼻血。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用冷水拍脑袋,往鼻子里塞纸团,又趴在桌子上继续写,纸被血浸透了,他不会注意到。 ”。 沈先生说:“‘忘我’这个词是我从父亲那里学来的。”
说起父亲的创作,沈龙朱经常看到他多次重写父亲写的原稿,每次看到都会重写。 即使是印刷的书,他也拿回来在上面画圈,似乎永远不满意自己的作品。
相关链接
沈从文( 1902-1988 )原名沈岳熙,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6年在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最从事中国古代服装的研究,1988年死于北京。
在沈从文的一生作品中,成集的小说有《龙珠》、《八骏图》等,中长篇有《边城》、《长河》等,散文有《从文自传》、《丁玲》、《湘行散记》、《湘西》等。
沈从文因其创作风格独特而被中国文坛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沈从文的儿子沈龙朱,原是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
标题:““乐观是父母给我最大的财富”——沈龙朱先生回忆父亲沈从文”
地址:http://www.fangcetianxia.cn/fzyl/11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