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上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4年7月6号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青”听乡土实践队赴龙岩市湖坑镇进行调研和实践。

实践队在湖坑镇镇人民政府前合影 |摄:方博文

7月6日上午,实践队员前往南江村,以“资源优化布局,共绘发展新篇章”为主题,实地了解南江村的历史文化及地方特色,讲解员为为实践队员介绍南江村如何通过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实现乡村经济文化与生态的三重发展。该村土楼群,作为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不仅展示了建筑美学的独特魅力,更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村民们充分利用这核心资源优势,结合本土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在保护了传统建筑的风貌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活动多元化

讲解员向实践队员介绍土楼建筑结构 |摄:曾议樟

南江村通过精准定位本土资源,合理规划三大产业布局,成功地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实践队成员认识到在推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文化的深度挖掘,以实现乡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践队员与当地土楼居民交谈 |摄:曾瑾

同时,实践队借助互联网力量 通过线上直播,,将南江村的独特风光与特色产品广泛传播,详细解读了特色产品的独特之处与制作工艺。这有助于提高南江村的知名度,为当地村民拓展新销售渠道,从而为乡村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实践队员环绕直播介绍南江 |摄:陈乐妤

7月6日下午,湖坑镇政府与实践队开展乡村振兴座谈会,实践队对调研成果进行初步汇报。

实践队员吴闽欣提出,在吴屋村的辣椒基地,负责运输包装、采摘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这为部分因年龄局限而难以融入现代就业市场的乡亲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基地把各村中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种植效益,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这是对土地资源在精细化管理的一次成功尝试。

实践队员巫雯颖表示,在前往南江村的山路上,自己观察到排布在梯田上的钢轨,耕地以梯田的形式存在,使用钢轨可以运输农药化肥,使生产更加便捷。自己家乡也广布梯田,但未曾见过钢轨这种设施,若该设施能得到广泛的推广,相信一定能给农业种植带来较大的收益。

实践队员魏宇亭谈到,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可能考完试就忘了,一直在思考毕业之后到底能学到什么,但来到这里,亲眼所看到的、亲耳所听到的,都更为真实,更印象深刻。

实践队员发表言论 |摄:刘陈璟

简主任充分肯定了实践队细心观察、深入思索的实践作风,对实践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与实践队交流关于湖坑镇拥有耕地撂荒现象成因机理,得出了劳动力的老龄化、山区的耕作条件差、水利设施的不完善、农业的经济价值相较其他产业较低的结论。

最后,季翔老师对实践队提出展望,希望实践队能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专业学习,与时俱进,多阅读多体验,扩大自身容量,在思考问题时做到更广泛更深刻。

指导老师对实践队员汇报成果表示肯定 |摄:魏宇亭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要振兴。打好生态牌,走稳绿色路,唱响生态“共富曲”是乡村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新时代的后浪实践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以土为卷,执枝为笔,为谱写乡村生态振兴华章贡献一份力量。

文字供稿:巫雯颖 吴闽欣 雷王致诚

图片供稿:曾议樟 曾瑾 刘陈璟 陈乐妤 魏宇亭 方博文


标题:福建农林大学学子三下乡 :直播助力扬美名,座谈策进兴发展

地址:http://www.fangcetianxia.cn/fzjj/3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