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4字,读完约2分钟

近100人参加了惜字、烧字的仪式。

昨天,在永泰县同安镇三捷村辅弼岭古官道最盛头岩的石台上,举行了特殊的风俗仪式,将大家写字的废纸一张张地扔在惜别的字台上烧掉。 这个惜字坛已经有780多年的历史,也流传着这种舍不得字纸、烧字纸的习俗。

这一习俗源于古人认为有字的纸承载着文化之灵,吝惜字纸会得到上苍和圣人的关怀,从而获得功名。 昨天下午,三捷村辅弼岭近百人凝聚,进行了当地一年一度的敬惜字纸、焚字纸活动。 活动献上香,读畲文,烤畲文,然后在校的少年代表和大人烧了字纸。 仪式结束后,张氏宗亲召开了继承书香文脉的座谈会。

闽讯:从南宋传到今 永泰“惜字坛”统一焚化有字废纸

舍不得字纸,烧字纸的习惯比较特别,其中有什么典故? 永泰民俗研究者张建设,据当地村民传说,南宋理宗绍定年间,爱国语族张元干曾孙张贡趋乱弃官,隐居辅弼岭,在此设立惜字坛,至今已有780多年。 字坛墙宽约3米,中腰有门,宽1尺,高1尺5米,可以开合。 因为门框上的石头,对联字迹上刻有岩洞,文光射出斗墟,横批舍不得字纸。

闽讯:从南宋传到今 永泰“惜字坛”统一焚化有字废纸

到了元代,张氏一脉相承地躲避追杀,耕种传家。 直到清干隆初年,张氏的子孙们在辅弼岭修复惜字坛,提倡敬惜字纸风俗。

张建说,当时,有文字的纸被认为承载着文化的灵气,不能随便销毁。 如果能把有字的废纸捡起来送到遗憾的字坛,就能百字积善,践踏字纸,就能十字形增恶。

数百年来,当地张先生的子孙养成了爱惜字纸的习性,在每个大厅的角落悬挂有字的废纸,所有有字的废纸都不允许随意丢弃践踏。 而且,必须马上收纳废纸,每年农历八月由民族收集,送到遗憾的字坛焚烧。 由此,人们也培养了尊重文化、敬畏文化的心理,家家户户以培养读书人、获得功名而自豪。

闽讯:从南宋传到今 永泰“惜字坛”统一焚化有字废纸

张建告诉记者,这个习俗多次中断恢复,但幸运的是传承下来了。 不仅如此,路过此地的人们还听到了各种各样的事迹,纷纷效仿学习,外姓子弟、外乡子弟也很快将日常字纸捡起来烧掉,最远的还影响了仙游县学子。

孩子们把有字的废纸放进遗憾的字坛烧掉。

标题:闽讯:从南宋传到今 永泰“惜字坛”统一焚化有字废纸

地址:http://www.fangcetianxia.cn/xwzx/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