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9字,读完约4分钟

Z世代学子运用数字艺术,为乡村振兴注入智能创新力

(通讯员:福建农林大学 蔡璨倪 杨婕妤 邱蔓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积极响应“强国有我”的时代号召。2024年7月7日-10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数字筑梦”实践团队在吴文娟和张蓉老师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福州市连江县浦口镇柘尾村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创新力量与勃勃生机。

2024年7月7日,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赴福州市连江县浦口镇柘尾村 “数字筑梦”(乡村IP数字化乡村振兴实验与发展)实践队抵达福州市连江县柘尾村。柘尾村围绕“产业带动、美好家园、文明铸魂、网格治理、强基固本”五大工程,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23年获评福州市乡村振兴星级村(四星级)。柘尾村村党支部书记杨贵兴亲自带队,深入村庄开展实地调研。7月8日,实践队与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杨贵兴、党支部委员孙琴芳及妇女主任杨娟等人举行座谈会,深入探讨村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座谈会上,杨书记等人与团队成员就柘尾村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机遇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会后,实践团队成员深入村庄,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柘尾村的民生改善和产业振兴状况,细致观察村庄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积极探索破解之道,力求为柘尾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

实践队队员行走在连江县浦口镇柘尾村,看到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农田,正呈现出一幅“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景象。团队了解到,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柘尾村将一片片低效田、“巴掌田”化零为整,有机更新了乡村空间形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据调研,柘尾村有特色古迹大王宫、福亭、龙泉寺等,具有悠久历史。然而,这些文化遗产因缺乏妥善的保护和历史信息的考证而未能充分展示其独特魅力,团队基于问题提出创新性乡村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策略。同时,团队还了解到,柘尾村现有的乡村设计系统趋于同质化,缺乏本土特色。有鉴于此,团队就柘尾村的文化特色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基于原有的视觉系统进行革新升级,旨在打造一套既能体现柘尾村深厚文化底蕴,又能彰显其独特风貌的视觉形象体系。

团队基于对柘尾村的文化、农田经济以及海洋经济的了解,“数字筑梦”实践队充分发挥数字艺术与乡村振兴的专业优势,结合大地艺术助力乡村的创意灵感,精心设计村落景观优化方案,力图打造乡村特色IP,并把IP设计与大地艺术、乡村文旅相结合,提出数字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旨在提升柘尾村乡村文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加速其乡村振兴的步伐,营造宜居宜业的美好乡村环境。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也为柘尾村的未来发展描绘了更加绚丽的蓝图。

柘尾村之行,不仅是对乡村振兴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青年学子践行“强国有我”誓言的具体体现,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无限希望。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大学生深入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坚定了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青春力量贡献国家的决心。

图为团队成员同柘尾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杨贵兴等人展开工作座谈会

图为团队成员来到柘尾村农田进行实地考察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当地养殖户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柘尾村,与村民们深入交流

图为团队成员调研柘尾村耕地

图为实践队成员调研柘尾村农田

图为实践队员IP形象及插画设计

图为实践队队员大地艺术设计展示

图为柘尾村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杨贵兴与“数字筑梦”实践队成员合照

(通讯员:福建农林大学 蔡璨倪 杨婕妤 邱蔓莉)


标题:Z世代学子运用数字艺术,为乡村振兴注入智能创新力

地址:http://www.fangcetianxia.cn/fzjj/33293.html